📊 项目概述
项目目标
采用3人并行开发,在 6周 内完成5个技术Demo级别的WebApp,用于软件著作权申请。每个系统功能完整、界面美观,但数据采用Mock方式,无需真实后端服务。
Demo级别定义
- UI完整:所有页面布局完整,交互流畅,视觉效果专业
- 功能演示:核心功能可演示,用户可以完整体验主要流程
- 数据Mock:使用前端Mock数据或JSON Server,数据真实合理
- 代码规范:代码结构清晰,注释完整,便于软著申请
- 独立部署:每个系统独立部署到Vercel,有独立域名
- 截图丰富:每个系统10-15张高质量功能截图
技术策略
5个系统使用不同的技术栈,确保代码结构差异明显,避免被软著审查官认定为"同一系统的不同模块":
- 系统1:Python + Streamlit(数据处理工具风格)
- 系统2:Next.js + Tailwind CSS(企业管理后台风格)
- 系统3:Python + Gradio(AI算法演示风格)
- 系统4:Next.js + shadcn/ui(现代化SaaS风格)
- 系统5:Next.js + Recharts(数据可视化BI风格)
🚀 5个系统详细设计
1营销数据采集与ETL处理系统 V1.0
系统定位
数据源头系统,模拟从各渠道采集原始数据并标准化处理的工具型应用。
核心功能页面(10-15页)
- 首页Dashboard:数据采集概览(今日采集量、数据源状态、任务监控)
- 数据源管理:配置数据源(淘宝/京东/拼多多API、CRM系统、埋点数据)
- ETL任务配置:可视化配置数据清洗规则、字段映射
- 数据清洗监控:实时显示数据清洗进度、错误日志
- 数据质量报告:数据完整性、准确性、及时性分析
- 异常数据检测:展示异常数据列表、异常原因分析
- 数据预览:表格形式预览处理后的标准化数据
- 任务调度管理:定时任务配置、执行历史
- 数据导出:导出为CSV/JSON格式
- 系统设置:数据库配置、通知设置
Mock数据设计
数据文件:mock_data/raw_data.json
{
"data_sources": [
{"id": 1, "name": "淘宝API", "status": "running", "records": 15234},
{"id": 2, "name": "京东API", "status": "running", "records": 8921},
{"id": 3, "name": "CRM系统", "status": "error", "records": 0}
],
"etl_tasks": [
{"id": 1, "name": "用户行为数据清洗", "progress": 85, "status": "running"},
{"id": 2, "name": "订单数据标准化", "progress": 100, "status": "completed"}
],
"data_quality": {
"completeness": 92.5,
"accuracy": 98.2,
"timeliness": 95.8
}
}
技术实现要点
- 使用 Streamlit 快速构建数据应用界面
- 使用 Pandas 处理和展示表格数据
- 使用 Plotly 绘制数据质量图表
- 使用 SQLite 本地存储Mock配置
- 部署到 Streamlit Cloud 或 Vercel(通过Docker)
软著截图规划(12张)
系统登录页
首页Dashboard
数据源管理列表
添加数据源配置
ETL任务配置页
数据清洗规则配置
数据清洗实时监控
数据质量报告
异常数据检测
标准化数据预览
任务调度管理
数据导出功能
代码结构设计(便于提取前31+后31行)
2智能用户画像与分群系统 V1.0
系统定位
企业级用户分析后台,提供360度用户画像和智能分群功能,典型的B端管理系统风格。
核心功能页面(12-15页)
- 用户概览Dashboard:总用户数、活跃用户、用户增长趋势
- 用户列表:表格展示用户基础信息、标签、价值评分
- 用户详情页:单个用户的360度画像(基础信息、行为轨迹、消费记录)
- 标签管理:7大行为标签 + 8大属性标签的配置
- 标签规则配置:可视化配置标签计算规则
- 用户分群:SQL可视化配置分群条件
- 人群包列表:已创建的人群包、人数、创建时间
- 人群包详情:人群特征分析、用户列表
- RFM模型分析:用户价值分层(重要价值、重要保持、重要发展、重要挽留等)
- 用户生命周期:新用户、活跃用户、沉睡用户、流失用户分布
- 标签效果分析:各标签的用户分布、转化率对比
- 人群包导出:导出为CSV/Excel,供其他系统使用
Mock数据设计
数据文件:src/mock/users.js
export const mockUsers = [
{
id: "U001",
name: "张三",
gender: "男",
age: 28,
city: "上海",
registeredDays: 365,
tags: {
behavior: ["搜索", "浏览", "加购", "支付", "复购"],
attributes: ["高购买力", "数码爱好者", "会员VIP"]
},
rfmScore: { R: 5, F: 4, M: 5 },
valueScore: 92,
lifecycle: "重要价值客户"
},
// ... 100条Mock用户数据
]
技术实现要点
- 使用 Next.js 14 App Router + TypeScript
- 使用 Element Plus 组件库(Table、Form、Chart)
- 使用 Pinia 状态管理
- 使用 ECharts 绘制RFM模型、生命周期分布图
- 使用 MSW (Mock Service Worker) 拦截API请求
- 部署到 Vercel,独立域名如
user-profile.ruanzhu.optima.shop
软著截图规划(13张)
登录页
用户概览Dashboard
用户列表(带筛选)
用户详情页-基础信息
用户详情页-行为轨迹
标签管理列表
创建标签规则
用户分群-可视化配置
人群包列表
RFM模型分析
用户生命周期分布
标签效果分析
人群包导出
3AI智能营销策略推荐系统 V1.0
系统定位
AI算法演示型应用,提供商品推荐、人群扩散、触达时机预测等算法服务。
核心功能页面(10-12页)
- 算法服务首页:可用算法列表、调用次数统计
- 协同过滤推荐:输入用户ID,推荐商品列表
- Look-alike相似人群:输入种子用户,扩散相似人群
- 触达时机预测:预测用户最佳触达时间(时间段热力图)
- 流失预测:输入用户特征,预测流失概率
- 内容个性化:生成个性化营销文案
- A/B测试方案生成:自动生成实验分组和方案
- 算法效果评估:准确率、召回率、AUC曲线
- 模型训练日志:模型训练历史、参数调优记录
- API文档:算法接口文档
Mock数据设计
Mock策略:使用预训练的简单算法模型 + 随机结果
# mock_ai_service.py
import numpy as np
def collaborative_filtering(user_id):
"""协同过滤推荐"""
# Mock:返回预定义的推荐商品列表
recommendations = [
{"product_id": "P001", "score": 0.95, "reason": "购买相似"},
{"product_id": "P023", "score": 0.88, "reason": "浏览相似"},
{"product_id": "P156", "score": 0.82, "reason": "类目相似"}
]
return recommendations
def lookalike_expansion(seed_users, target_size=1000):
"""相似人群扩散"""
# Mock:基于种子用户特征,生成相似用户ID
similar_users = [f"U{i:06d}" for i in range(target_size)]
similarity_scores = np.random.beta(5, 2, target_size)
return list(zip(similar_users, similarity_scores))
技术实现要点
- 使用 Gradio 构建AI算法演示界面
- 使用 Scikit-learn 简单实现协同过滤(基于Cosine相似度)
- 使用 Matplotlib/Seaborn 绘制热力图、ROC曲线
- 使用 Faker 生成个性化文案
- 部署到 Hugging Face Spaces 或 Vercel
软著截图规划(11张)
算法服务首页
协同过滤推荐-输入
协同过滤推荐-结果
Look-alike扩散
触达时机热力图
流失预测
个性化文案生成
A/B测试方案
算法效果-ROC曲线
模型训练日志
API文档
4多渠道营销自动化执行系统 V1.0
系统定位
现代化SaaS风格的营销自动化平台,实现7大场景自动触达。
核心功能页面(13-15页)
- 营销活动Dashboard:进行中活动、今日触达量、转化率
- 创建营销活动:向导式流程(选择场景→配置人群→设计消息→设置规则)
- 7大场景配置:咨询/降价/预约/加购/到货/未付款/尾款
- 人群选择:导入人群包、手动输入用户ID
- 消息模板管理:短信/邮件/站内信模板
- 消息模板编辑器:富文本编辑、变量插入
- 触达规则配置:触发条件、频次限制、优先级
- 活动列表:全部活动、状态筛选
- 活动详情:配置信息、执行进度、实时数据
- 发送记录:每条消息的发送状态、到达率、点击率
- 防打扰设置:全局频次控制、免打扰时段
- 渠道配置:短信/邮件/Push通道配置
- 效果统计:各场景转化漏斗、ROI分析
Mock数据设计
数据文件:src/mocks/campaigns.ts
export const mockCampaigns = [
{
id: "C001",
name: "618加购未下单催付活动",
scene: "加购未下单",
status: "running",
targetUsers: 5420,
sentCount: 3215,
openRate: 0.42,
clickRate: 0.18,
conversionRate: 0.06,
channels: ["短信", "站内信"],
createdAt: "2025-10-01 10:00:00"
},
// ... 更多活动
]
技术实现要点
- 使用 React 18 + TypeScript
- 使用 Ant Design 5.0 组件库
- 使用 Zustand 状态管理
- 使用 React Query 管理Mock数据
- 使用 React Flow 绘制触达流程图
- 部署到 Vercel
软著截图规划(14张)
系统首页Dashboard
创建活动-场景选择
创建活动-人群配置
创建活动-消息设计
创建活动-规则设置
7大场景配置页
消息模板列表
富文本编辑器
活动列表
活动详情-执行进度
发送记录查询
防打扰设置
渠道配置
效果统计漏斗
5营销效果分析与BI报表系统 V1.0
系统定位
数据可视化BI平台,提供全链路营销效果分析和自定义报表。
核心功能页面(12-15页)
- 数据大屏:全屏展示核心营销指标(适合投屏演示)
- 综合概览:营销ROI、总触达量、总转化额、趋势图
- 营销漏斗分析:曝光→点击→加购→下单→支付→复购
- 渠道效果对比:短信/邮件/站内信/Push各渠道转化率
- 场景效果对比:7大场景的触达效果对比
- 人群效果分析:不同人群包的转化率、ARPU对比
- 商品效果分析:SKU级转化率、GMV贡献
- 时间趋势分析:按小时/天/周/月查看趋势
- 自定义报表:拖拽配置维度、指标
- 报表管理:保存的报表列表、分享、导出
- 定时推送:配置日报/周报邮件推送
- 数据导出:Excel/CSV/PDF多格式导出
Mock数据设计
数据文件:data/analytics.json
{
"overview": {
"totalReach": 152340,
"totalConversion": 9140,
"totalRevenue": 2847620,
"roi": 4.8
},
"funnel": [
{"stage": "曝光", "count": 152340, "rate": 1.0},
{"stage": "点击", "count": 63982, "rate": 0.42},
{"stage": "加购", "count": 27434, "rate": 0.18},
{"stage": "下单", "count": 15234, "rate": 0.10},
{"stage": "支付", "count": 9140, "rate": 0.06}
],
"channelComparison": [
{"channel": "短信", "reach": 45670, "conversion": 0.08, "cost": 4567},
{"channel": "邮件", "reach": 38920, "conversion": 0.05, "cost": 778},
{"channel": "站内信", "reach": 52340, "conversion": 0.06, "cost": 0},
{"channel": "Push", "reach": 15410, "conversion": 0.04, "cost": 0}
]
}
技术实现要点
- 使用 Next.js 14 App Router
- 使用 Recharts 绘制各类图表(折线、柱状、饼图、漏斗)
- 使用 Tailwind CSS 样式
- 使用 ShadcN UI 组件库
- 使用 react-grid-layout 实现拖拽报表配置
- 使用 ExcelJS 实现Excel导出
- 部署到 Vercel
软著截图规划(13张)
登录页
数据大屏
综合概览
营销漏斗分析
渠道效果对比
场景效果对比
人群效果分析
商品SKU分析
时间趋势图
自定义报表配置
报表管理
定时推送配置
数据导出
📅 详细开发排期
Week 1-2:系统1 - 营销数据采集与ETL处理系统
Day 1-3:Streamlit环境搭建、Mock数据设计、首页Dashboard开发
Day 4-6:数据源管理、ETL任务配置页面开发
Day 7-9:数据质量报告、异常检测页面开发
Day 10-12:完善交互、美化UI、准备12张截图
Day 13-14:部署到Streamlit Cloud、整理代码、准备软著材料
Week 1-2:系统2 - 智能用户画像与分群系统
Day 1-3:Next.js项目初始化、Mock数据、Dashboard开发
Day 4-7:用户列表、用户详情、标签管理页面
Day 8-10:分群配置、RFM模型、生命周期分析
Day 11-13:ECharts图表集成、导出功能
Day 14:部署Vercel、准备13张截图、软著材料
Week 1-2:系统5 - 营销效果分析与BI报表系统
Day 1-3:Next.js项目、Recharts集成、数据大屏
Day 4-6:营销漏斗、渠道对比、场景对比
Day 7-9:人群分析、商品分析、趋势图
Day 10-12:自定义报表拖拽配置、导出功能
Day 13-14:部署、准备13张截图、软著材料
Week 3-4:系统3 - AI智能营销策略推荐系统
Day 1-3:Gradio项目搭建、协同过滤算法实现
Day 4-6:Look-alike扩散、触达时机预测
Day 7-9:流失预测、文案生成、A/B测试
Day 10-12:算法效果评估、可视化图表
Day 13-14:部署、准备11张截图、软著材料
Week 3-4:系统4 - 多渠道营销自动化执行系统
Day 1-3:Next.js项目初始化、shadcn/ui集成、Dashboard
Day 4-7:创建活动向导、7大场景配置
Day 8-10:消息模板编辑器、活动列表、发送记录
Day 11-13:防打扰设置、效果统计、React Flow流程图
Day 14:部署、准备14张截图、软著材料
Week 5-6:软著申请材料整理与提交
Day 1-3:5个系统的《软件需求说明书》编写
Day 4-6:5个系统的《用户操作手册》编写
Day 7-9:整理代码(前31+后31行)、优化注释
Day 10-12:所有截图后期处理、打包
Day 13-14:最终检查、提交软著申请
总计:6周(42天)| 3人并行开发
团队配置:
• 开发人员A:负责系统1(Python/Streamlit) + 系统3(Python/Gradio)
• 开发人员B:负责系统2(Next.js用户画像) + 系统4(Next.js营销自动化)
• 开发人员C:负责系统5(Next.js BI报表) + 软著材料对接
- Week 1-2:3个系统并行开发(系统1、2、5)
- Week 3-4:2个系统并行开发(系统3、4) + 材料整理
- Week 5-6:软著材料整理与提交
- 预计完成时间:2025年11月30日
📄 软著申请材料清单
每个软件需要准备以下材料:
| 材料名称 | 具体要求 | 负责人 |
|---|---|---|
| 1. 源代码 |
|
开发团队 |
| 2. 功能截图 |
|
开发 + UI |
| 3. 软件需求说明书 |
|
产品经理 |
| 4. 用户操作手册 |
|
技术文档 |
| 5. 软件著作权登记申请表 |
|
法务 |
| 6. 著作权人身份证明 |
|
法务 |
⚠️ 特别注意事项:
- 代码独立性:5个系统的源代码必须有明显差异,不能copy-paste
- 截图真实性:所有截图中的数据必须真实合理,不能出现明显的placeholder
- 文档一致性:需求说明书、用户手册、截图、代码必须描述同一个系统
- 版本号管理:每个系统使用独立的版本号(V1.0)
- 开发日期:5个系统的开发完成日期要间隔合理(至少1-2周)
✅ 质量保证与风险控制
代码质量标准
- 代码规范:使用ESLint/Pylint自动检查,确保无错误
- 注释覆盖率:核心函数必须有完整的文档注释
- 命名规范:变量、函数、类名遵循各语言最佳实践
- 目录结构:清晰的目录结构,便于理解
- 无console.log:生产代码不包含调试日志
UI/UX质量标准
- 响应式设计:支持1920x1080及以上分辨率
- 交互流畅:无卡顿、无白屏、加载有loading提示
- 视觉一致:同一系统内颜色、字体、间距统一
- 错误处理:友好的错误提示,不出现技术错误信息
- 数据真实:Mock数据符合业务逻辑,不能有明显假数据
风险控制措施
| 风险 | 影响 | 应对措施 |
|---|---|---|
| 代码相似度过高 | 被认定为同一系统 | 每周代码review,比对差异性;使用不同技术栈 |
| 截图质量不达标 | 影响软著评审 | 专人负责截图后期处理;使用真实数据 |
| 开发进度延期 | 无法按时提交 | 每个系统预留2天buffer;关键路径优先 |
| 文档不完整 | 软著申请被驳回 | Week 5-6专门整理文档;提前准备模板 |
🎯 交付标准
每个系统的交付物:
- 在线Demo:部署在Vercel/Streamlit Cloud,有独立域名
- 源代码:整理好的GitHub仓库,包含README
- 软著代码:单独整理的前31+后31行代码Word文档
- 功能截图:10-15张PNG高清截图
- 需求说明书:15-25页完整文档
- 用户手册:10-15页操作指南
- 演示视频:5-10分钟功能演示录屏(可选,但推荐)
验收标准:
- ✅ 所有核心功能页面可正常访问,无404/500错误
- ✅ UI美观专业,无明显布局错误
- ✅ Mock数据真实合理,无placeholder文字
- ✅ 代码注释完整,符合规范
- ✅ 文档与系统功能一致
- ✅ 截图清晰,覆盖核心功能
📌 方案总结
核心优势:
- 技术栈多样化:5种不同技术,代码结构完全不同,确保独立性
- 开发周期合理:6周完成,3人并行开发,高效交付
- Demo级实现:重UI轻后端,快速实现,成本可控
- 商业逻辑完整:虽是demo,但业务流程完整,符合实际场景
- 软著通过率高:预计80%+,每个系统独立性强
关键成功因素:
- 严格控制代码差异,不能偷懒复用
- Mock数据要真实,不能有明显假数据
- 截图要专业,后期处理必不可少
- 文档要完整,不能敷衍
- 按时交付,留足buffer时间
✅ 方案可行性:高 | 预计通过率:80%+ | 开发周期:6周